「戲有益」深耕計劃
簡介

香港話劇團於2013至2016年間舉辦「戲有益」先導計劃 (全名:「戲有益」全港幼師專業戲劇培訓計劃),有過半數本地幼兒機構參加,為近年同類計劃中規模最大的。為了鞏固先導計劃的成果,繼續推動本地幼兒戲劇教育的發展,香港話劇團與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再次合作,籌劃「戲有益」深耕計劃。是次「戲有益」深耕計劃,幸獲陳廷驊基金會慷慨支持,參與學校可得全數資助。

「戲有益」深耕計劃將分三年合共四期進行,由2018年至2020年間

具體工作包括到校進行支援及培訓、建立彼此交流及觀摩的平台、舉辦聯校分享會、國際戲劇教育專家工作坊、研究戲劇融入課程案例、撰寫研究報告及推廣計劃成果等。

計劃目的

近年戲劇教育為各地幼兒教育廣為應用,普遍視為加強孩子表達、創意、解難、品德情意等全人發展的有效教學媒介。而本地不少幼兒機構也認同有關的效果,並作出實踐。由於戲劇教育形式多變,極具創意,「戲有益」深耕計劃的目的為協助全港幼兒機構運用戲劇教育優化校本課程與教師教學技巧,而計劃亦有助實踐政府新公佈的《幼稚園教育課程指引》 (2017)中「全人教育」與「在遊戲中學習」等發展和教學原則。

在充足的經驗和資源支持下,「戲有益」深耕計劃之具體目的與內容如下:

1
教師戲劇教學能力培訓
以戲劇教育導師到校培訓及支援為重點,協助學校及教師掌握及進一步發展校本的戲劇教育課程和教學技巧。
2
優化學與教
照顧本地學前教育的特點,以戲劇教育作為優化學與教的策略,發展多元的優化模式。
3
有效及優秀的教學案例
總結戲劇教育在過程中的成果,捕捉和呈現參與學校的多元而獨特的經驗和成果,從中亦歸納分析優秀的教學案例。
4
拓展本地戲劇教育的視野
邀請海外專家作培訓,結合本地經驗與情況,發展適切香港的發展模式。
5
推廣戲劇教育
進一步推廣戲劇教育,
進行相關的政策倡議。
專業團隊
計劃監督 周昭倫
香港話劇團外展及教育主管
香港演藝學院戲劇藝術碩士,主修戲劇及劇場教育。並以「從實踐中探究互動劇場的學習效用」為論文題目取得藝術碩士學位。從事戲劇教育超過30年,2009年為劇團創辦幼兒戲劇課程,現為香港話劇團外展及教育主管。

周氏精於策劃、編寫及導演教育劇場,成功為學界策劃及舉辦不同類型的戲劇教育活動,如新高中「其他學習經歷」戲劇教育配套活動、大會堂場地伙伴計劃「通識教育劇場」、「戲有益—全港幼師專業戲劇培訓計劃」及第一屆「戲有益」兒童劇場節等各大型計劃。

於08-10年間編寫新高中中國語文科「戲劇工作坊」選修單元教材,由香港教育圖書公司出版。

首席研究員 譚寶芝博士
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及(幼兒教育)課程主任
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助理教授及教育博士(幼兒教育)課程主任,並於2011-12任副系主任。

譚博士主要教學及研究範圍為幼兒戲劇教育及語文教學。研究成果定期發表於著名的地區和國際學術期刊。近年研究計劃包括兒童遊戲文化、戲劇教育融合學前教育課程,以及幼兒戲劇學習之美感經驗等。現為亞洲戲劇教育學刊(香港教育劇場論壇)編輯之一,以及 Research in Drama Education: The Journal of Applied Theatre and Performance(Taylor & Francis/Routledge)國際編輯委員會會員。

2013-2015年獲香港話劇團委約負責《學校、劇團與學院伙伴教學計劃:戲劇融入學前教育》之研究,計劃獲香港藝術發展局2015藝術教育獎。
戲劇教育導師
張潔盈
陳小茵
陳美莉
陳楚鍵
陳慧瑩
歐怡雯
潘君彥
鄭鳳玲
戴綺媚
蘇欣怡